春日采风正当时,3 月 29 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带队教师梁季老师、刘立老师、熊曼序老师、吴昊学老师、侯亚欣老师和数媒 2301-05 班的同学们在专业考察中走进武汉大余湾古村落,用镜头捕捉岁月沉淀的美学密码,让百年古韵与数字艺术激情碰撞!
一、古村探秘:建筑里的艺术教科书
青石板路、石砌屋墙、雕花窗棂…… 大余湾的一砖一瓦都是传统建筑美学的活教材。同学们穿梭于古巷之间,聚焦飞檐斗拱的精巧结构、石墙纹理的自然肌理。这些承载历史记忆的视觉元素,正是数字媒体艺术中 “视觉传达” 的绝佳素材,为后续的动态影像创作、交互设计开发埋下灵感伏笔。






二、花海邂逅:自然与创意的双向奔赴
古村外油菜花海正盛,明黄的花浪与白墙灰瓦相映成趣。数媒学子化身 “光影诗人”,运用 “镜头语言” 抓拍人物与花海的互动瞬间。在 “色彩构成” 理论指导下,他们定格花朵绽放的微观之美,将自然景观转化为充满艺术张力的视觉作品。这些画面不仅是静态记录,更蕴含着未来人物写实建模、虚拟现实场景搭建的创作雏形,让春日生机通过数字艺术手段持续 “流动”。一起来看看设院美女们的人像作品吧!






三、专业视角:用数字语言重构古村故事
作为数字媒体艺术的未来力量,同学们不仅记录美景,更以专业思维解构古村。有人借助 “构图法则” 重塑建筑韵律,将对称、留白等手法转化为数字界面设计的参考模板;有人通过光影处理赋予画面叙事感,为后期动画分镜、影视剪辑积累 “视觉脚本”。在这里,古老村落不再只是观光景点,而是被赋予动态交互、数字孪生等创新表达的 “艺术载体”,借助数媒技术焕发新的生命力。以下是数媒2305班的同学们在拍摄创意视频,陈家幸同学作为小组导演进行拍摄,潘善语、姜逸涵、许传春同学进行剧本演绎,全组同学协力创作。





此次大余湾之行,是一次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更是数媒学子将理论融入实践的珍贵体验。期待同学们以考察成果为素材,运用动态图形设计、沉浸式媒体等专业技能,创作出更多惊艳的数字艺术作品,让古村之美在数字艺术世界持续绽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