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晴川学院设计工程学院科研工作捷报频传,王畅老师和李刚老师分别申报的课题成功获批2024年度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为学院科研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王畅老师申报的课题《新时代大学生生涯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路径研究》成功获批2024年度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在国家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强调“青年强,则国家强”的时代背景下,王畅老师的课题紧扣时代脉搏,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生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为核心展开研究。该课题旨在深入探索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协同作用机制,通过优化高校生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质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智慧与力量。
与此同时,李刚老师的选题《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下楚纹样数字化设计及情感体验机理研究》也获2024年度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全球数字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作为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已纳入国家发展的重要议程。李刚老师基于二十余年的楚文化研究积淀和对时代脉搏的敏锐把握,从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背景出发,提出了这一富有创新意义和研究价值的课题目标。
深入探讨楚纹样数字化设计及情感体验机理,不仅是对传统美学与现代科技融合的一次深度剖析,更是对文化遗产活化路径的一次理论创新。通过数字化手段对楚纹样进行再创造与传播,能够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更多人有机会亲近这一古老艺术形式,激发当代设计师的创作灵感,推动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该项目在突破传统文化保护方式的局限、扩大文化遗产的普及教育、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完善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理论体系等方面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设计工程学院对王畅老师、李刚老师课题的获批表示热烈祝贺,并寄予厚望。学院希望课题组成员能够再接再厉,深入研究,取得更加丰硕的研究成果。同时,学院也将继续加大对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为教师们提供更多的科研资源和平台,推动学院科研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武汉晴川学院设计工程学院一直秉持着鼓励科研创新、支持教师发展的理念,此次两项课题的成功获批,充分展现了学院教师的科研实力和学术追求。学院将继续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激发教师的科研热情,为教师们提供更多的科研机会和条件,助力教师们在科研道路上不断探索、勇攀高峰,为推动学院乃至学校的科研事业蓬勃发展而不懈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