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专业国一流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讲座人简介:王艳,副教授,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产品设计国家一流专业负责人,教育部“产品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专家库专家,淄博市市外工业设计专家库专家;芬兰赫尔辛基艺术与设计大学访问学者。主持省教改重点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参与省部级教改、科研2项;主持参与多项产教融合项目及校际合作实题项目;主持校级精品课程1门,主持、参与建设线上线下混合课程3门;教育部规划的全国高中设计类教材(人美版)编委;获山东省艺术科学成果三等奖;设计作品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获“鲁班杯”大赛银奖;青岛西海岸新区公共艺术方案国际征集活动三等奖;获红点概念设计“最佳中的最佳”奖“优秀指导教师”;个人先后被山东省高校工委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教育厅经信委、山东省发改委多个部门授予“优秀科技创新导师多次荣获山东省教育厅等多部门授予的“优秀指导教师”。
讲座内容
2024年8月2日8:30-10:00设计工程学院举办了第二场暑期培训讲座,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王艳教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产品设计专业国一流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的精彩讲座。首先王教授针对自身学校的“产品专业一流专业”建设的历程进行了介绍;然后探讨了学分制改革的课程群策略,从课程体系构建、教师团队建设、培养目标与学习方式,强调了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性,为完善课程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最后通过“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建设实例,以“新文科背景下产品设计专业课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为教学研究改革主题,组成跨地域、跨高校、多层次的教研室团队,旨在探索普遍适应更多高校的产品设计本科一流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新方法、新范式,为全国高校同类专业提供借鉴经验。
一、简述“产品专业一流专业”建设的历程
王教授提到产品设计专业在建设国家一流专业的过程中,首先重点考虑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方案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然后在专业发展中探索课程建设的创新性,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体现设计创新的价值。
二、学分制改革的课程群策略
王教授在学分制改革建设的思路上,针对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创意,将学习主动权交到了学生手中。王教授分享了学分制改革的建设经验,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个性化发展。课程群策略是学分制改革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合理规划课程结构,实现课程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学内容的整合。她提出,整个流程包括集体备课——课程宣讲——同步授课——统一考试——集体评阅五大过程,遵循“课程重构、模块设计、资源整合”的相关策略,通过“自主选择、整体统筹”等方式,通过这些策略,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教育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建设实践
王教授以“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为例,详细介绍了虚拟教研室的建设全过程。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是信息化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重要探索,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主要建设专家库、专业教师库、产教融合项目库、以及教学资源库等四大块内容。将线下教学成果向线上转移,实现成果共享,推动相关专业院校的协同合作。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和拓展资源库内容,积极开展多院校共同合作,协同教学,协同教研,将行业专家、专业大咖、院校资源整合起来共同建设虚拟教研室,开展协同教研活动,通过线上、线下活动,促进经验交流互鉴和资源共建共享,构建全国高等教育虚拟教研室信息平台。
通过这场讲座,我们深刻认识到,一流专业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在国一流专业建设中的多维度发展,旨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设计人才,并推动专业建设达到新的高度,这些都为我院建设一流专业提供相关建设经验和参考范式。
特聘教授仪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