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党团建设 > 团学活动 > 正文

文始于墨,墨从于砚台|武汉晴川学院设计工程学院赴江西婺源外出考察与调研

【来源: | 发布日期:2024-11-10 】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动设计力量与乡村发展的深度融合,武汉晴川学院设计工程学院组建了一支师生团队,在辅导员和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干部与党员干部于2024年10月18日赴江西婺源县进行考察与研学活动。

图一:会议召开

墨从于砚台。江西婺源歙砚作为“四大名砚”之一,纹理缜密,石肤温润,结构坚紧,色黑如砥,兼具“坚”“润”之质。其制作技艺“以刀为笔、以石为纸”,一手绝活“落纸烟云”,勾勒万千气象,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4年10月19日上午,设计工程学院邀请了汪鸿欣老师为各位师生带来“四大名砚”之一的歙砚,大师从歙砚的发展历史、传承制作手艺、工艺特征、大畈歙砚产业、传承保护等方面进行讲解。制作一方砚台要经历石料选材、雕刻成型、打磨抛光等多道工序,每一步都需要匠人的精湛技艺与耐心,歙砚非遗传承人汪鸿欣老师的坚守与执着,让婺源这片富饶的土地上的歙砚文化得以传承,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图二:会议召开

思溪延村,作为历史悠久的徽派古村落,以其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而著称,这些建筑展现了徽派建筑的独特魅力。村落的房屋建筑与自然环境巧妙结合,青石板街道两旁排列着粉墙黛瓦的古建筑,背靠青山,面临清溪,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江南水乡图景。

2024年10月19日上午,设计工程学院师生一同来到了思溪延村,通过实地考察当地特色建筑及与当地村民座谈交流,了解古徽派建筑特点、开发保护现状、古徽州文化与建筑的融合发展。在思溪延村,感受到了古朴、宁静、自然之美,思溪延村不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还有丰富的历史底蕴。村内的百寿花厅、敬序堂等古建筑,给我留下的深刻的印象,让师生更深刻的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里的古建筑、民俗风情、生态景观,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此次参观婺源思溪延村,感受到了古村落的韵味和魅力。在这里,时间仿佛慢了下来,让人忘却了城市的喧嚣。希望思溪延村能够继续保持这份古朴与宁静,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世外桃源。


甲路伞的历史要从南宋说起,宋代丞相马廷鸾移居甲路时,从京城带了一把油纸伞,从此心灵手巧的甲路人不断改进工艺,世代相传纸伞制作,甲路伞的名字也因此而来。


图三:合影环节

2024年10月19日下午,设计工程学院师生赴江西婺源县甲路村探寻甲路伞前世今生的文化之旅。非遗传承人戴开祥师傅师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戴根盛,已有二十多年的甲路伞制作经验,能够熟练掌握甲路油纸伞制作过程的每一步。在参观的过程中,师生们了解到,近年来,甲路伞厂不仅在生产流程上做到了与时俱进,在制作工艺上也勇于创新。传统的甲路伞以竹为骨,以纸为面,经过劈竹、削骨、穿线、糊纸、绘画等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而今,在保留传统技艺精髓的基础上,甲路伞的制作融入了更多现代元素和创新思维。此外,厂内还设置有专门的体验区域,供研学队伍亲身体验甲路纸伞绘画工艺

图五:教程展示

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观摩与实践结合,收获颇丰。同时,对此寄予厚望,希望当代的年轻人都能投身于非遗的传承、创新与乡村振兴。身为青年学子,应当自觉成为文化自信的践行者,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为中华文化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六: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