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教学科研 > 实践教学 > 正文

实验室建设|晴川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访四川传媒学院——成都超高清创新应用产业基地考察纪录

【来源: | 发布日期:2024-11-01 】


   一、引言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四川传媒学院作为西部地区传媒教育的重要基地,其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业界具有显著的影响力。与此同时,中国(成都)超高清创新应用产业基地的建立,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生提供了实践和创新的平台。本报告旨在考察四川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与成都超高清创新运用产业基地的互动情况。

  二、四川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概况

  四川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依托于学院强大的传媒教育资源,致力于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数字媒体艺术人才。专业课程涵盖了数字媒体技术、视觉传达设计、动画制作、影视后期制作等多个方向,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数字媒体艺术教育。

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批在业界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学院还与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此外,学院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施,包括SONY高清摄影棚、动画实景实验室、动作捕捉教室、影视后期制作室等,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中国(成都)超高清创新运用产业基地概述

  中国(成都)超高清创新应用产业基地是成都市政府重点打造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自2019年批复成立以来,中国(成都)超高清创新应用产业基地(以下简称基地)聚焦超高清视频技术,依托四川传媒学院,按照园校合一、产教融合发展思路,将园区建在校区、依托校区办园区、办好园区促校区,强化共享性教育教学设施,构建产教融合立交桥,形成了园校合一、共生共赢、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截至202210月,基地累计入驻企业357家、签约投资总额超过340亿元,每年数千人次师生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参与影视作品创作生产,不少作品获得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影华表奖、金鸡奖、百花奖等国家级奖项,在各类视听产业园中独具特色。



   四、四川传媒学院与成都超高清创新应用产业基地的互动和资源共享

   四川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与成都超高清创新运用产业基地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校区即园区,基础设施广泛共建共享共用。四川传媒学院主校区位于成都市郫都区,两个实训校区分别位于成都市蒲江县和阆中市,三个校区总面积约3000亩,建筑面积80多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超过3亿元,拥有4K超高清电视转播车、箱式转变系统、大型录音棚、摄影棚等,这些基础设施既为学校教学使用,也为基地研发超高清技术、制作超高清节目提供了条件,极大地实现了资源共享、成本节约。例如,基地已建成全球单体建筑面积最大(20088平方米)的摄影大棚之一视界一号。学院定期组织学生在产业基地内部的教室开展实践课程,让学生了解数字媒体专业实训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案例。同时,产业基地也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和实践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学生们边学边用,教、学、用一体推进。如,电影《你是我的英雄》在视界一号超大摄影棚进行拍摄,由该校电影学院教授、执导过《被告山杠爷》《我的父亲焦裕禄》等电影的著名导演范元执导;美术设计由校友担任,学校艺术副总监黄桦担任本片人物造型设计,一大批师生全过程深度参与其中。

   此外,四川传媒学院与超高清创新应用产业基地共同举办了一系列的产学研合作项目,鼓励学生参与数字艺术与影视产业相关内容的创作和制作。2019年上映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由学院50余位师生全程参与创作。2023520日,钟汉良、秦岚主演的电视剧《亦舞之城》,由于谦、关晓彤主演的电视剧《了不起的我们》,由何欢、卜钰、克拉拉主演的喜剧电影《脑洞大开》在基地同时开机拍摄,大量师生从演员、剧组工作人员、后期等多角度全方位参与。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等机构联合出品的电视剧《了不起的我们》在基地视界一号摄影大棚置景拍摄,目前已有播音、表演、数媒、摄影、音乐、舞蹈、电影学、影制、编导等多个专业师生参与制作。通过这些项目,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还能为产业基地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结论

   四川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培养数字媒体艺术人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而中国(成都)超高清创新应用产业基地为专业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双方的紧密合作不仅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也为超高清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晴川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参观访问中收获良多。未来,应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数字媒体艺术教育和超高清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