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术讲座 > 正文

教学示范课回顾|深耕教学,牛学教授专题讲座:从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到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来源: | 发布日期:2024-10-17 】

深耕教学,牛学教授专题讲座:

从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到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1D250


示范课介绍



1C900

为进一步改进设计工程学院教师的课堂教学研究内容,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达到课堂教学“人人过关”,强化教学评估,打造教师精品课程。我院荣幸邀请武汉纺织大学知名教授牛学老师,开展关于《从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到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专题讲座。2024年10月9日,我院全体教师和学生满怀热情参与讲座,聆听牛学教授对于打造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制作心得和宝贵经验。


聚焦内容

示范课以《摄影基础——动态人物》作为导入,聚焦首届全国高校创新大赛。牛学教授以普利策奖获得者埃文武奇拍摄的一张照片作为开头,生动有趣地介绍了摄影需要具备的要素:敏锐直觉、身体与脑力、专注力,强调了摄影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以及作为摄影师应该携带的装备。同时,牛学教授也介绍了摄影教学中注重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门、ISO的综合运用,以及不同场景下的拍摄技巧。在摄影基础的课程中,涵盖了独特的摄影视角、动作与神态捕捉、器材选择等,旨在提升学生的摄影技能。

示范课的第二个部分是整个教学内容的重点,牛学教授了自己创作国家精品课程的过程,这是一个纯在线课堂,采用线上加线下混合课程,该门课程的制作全部由牛学教授亲身打造,制作过程遭遇了许多的困难,比如在初步尝试进行课程制作时,没有合适的录像场地,牛学教授几次寻找并更换合适的录像教室;在找到合适的录像教室以后,录制的视频中也一直出现电流声,为了消除这个噪音的干扰,牛学教授也反复排查了原因,最终发现是强电与弱电之间的电流干扰造成的,因此他更换到学校新装修的教室,克服了许多客观环境的干扰,最终在自己的高标准严格要求下,录制出让自己满意的视频内容,终于完成了课程视频的在线内容部分。


经验借鉴


牛学教授在分享自己制作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一流本科的课程时,一再提到自己对于课程内容的高质量要求,牛学教授这样形容自己的心路历程:“我需要做到让我自己满意,因为做这个放到平台以后是要给全国的人看到的!”。牛学教授不仅全程对于线上课程的课程讲解的录制部分亲力亲为,而且课程的内容素材也全部来自于自己亲自外采拍摄。
2016年,在确定着手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制作以后,牛学教授还尝试着报名参加去往西藏的拍摄。在西藏的200多天里,牛学教授使用两台单反独自完成的录制工作。这段宝贵的经历,给牛学教授的在线课程提供了海量的素材内容,比如,记录了5010米高海拔湖面上的冰面,捕捉了人类迁徙活动的珍贵瞬间,原住民在仅一米二厚的冰面上,驱赶羊群进行湖面迁徙,迁徙的原住民背着老羊,展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牛学教授还偶遇到拉萨街头的朝圣者,用镜头记录下真实的拉萨景象和当地人文特色,这些珍贵而独特的原始素材都为日后制作国家在线精品课程打下夯实的基础。
除了原本的官方拍摄工作,牛学教授在天气不错时也会取外景,利用空闲时间录制课程。有的时候,只能请路人帮忙按开机,自己再讲视频素材进行剪辑。之后,在课程上传到慕课平台以后,课程反响极其热烈,后台收到了来自全国的大量的问题,牛学教授笑着说,当时手机电池用坏了6块,因为手机每天收到太多消息了。2018年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在线)。
有了前一次的制作经验,在2020年,牛学教授荣获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混合式)的认证。疫情期间,牛学教授也在家自录课程,上传到Bilibili及小红书等公共平台,帮助更多对摄影课程感兴趣的人了解和学习知识。摄影需要不断的练习和记录,日常素材的积累,文体活动是观察动态人体的好场所。同时,牛学教授强调,在制作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时反复确认了对于课程内容的要求,来自于教高2019-8号文件,并多次亲自给教育部打电话,确认自己的课程内容是否合乎规定。


总结展望






为了确保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设计工程学院特邀牛学教授分享了制作国家精品在线课程和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宝贵经验。课程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实践操作与技能培养。设计了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实地拍摄、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旨在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展望未来,设计工程学院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与业界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通过组织学术讲座、工作坊、实习实训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行业前沿、拓展职业视野的机会。我们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院课程将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成就,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同时,我们也期待社会各界对本院课程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共同推动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繁荣。让我们携手共进,为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贡献智慧和力量。





专家部分作品呈现



(《藏源山南》 作者:牛学  

哈内姆勒硫化钡纸  2017—2018)


专家深度信息访谈



16EA6

13807

相关链接:

光明网:藏源山南——访青年艺术家牛学

https://share.gmw.cn/wenyi/2019-09/10/content_33148950.htm


CCTV-1综合频道:《中华民族》走出色朵

https://tv.cctv.com/v/v1/VIDEYuYod2OYJqpG4rHs4k8I210908.html?spm=C31267.PCeY9OtMVMt0.E5mc9XfjZouU.1

END


文稿| 侯亚欣

图片| 刘  潺

编辑| 段玉麟

审核| 徐明明

        陈  菁